-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光谷大道國際企業中心3期鼎業樓
大家高興

我手寫我心
我們堅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為這樣做了會有好處,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
——哈維爾
文:熊立平

辭職幾個月了,沒閑著,還挺忙的,偶爾也有那么一點點累。因為埋頭搭建了一個人力資源服務平臺——
專注于人才保留和員工幫助(EAP)。
念頭倒是由來已久。
最早源于對職場讀物中頻繁出現“規則”、“控制”和把人當作“經濟動物”的不適,以及對“錢給夠就行”論調的本能排斥。
而后,逐漸演變為對于把員工作為“社會人”、“知識人”,并能一起專業地談談“情緒”、“理解”與“關懷”的向往和追求。
直到2018年,這個念頭終于生根發芽——我下定決心離開上市公司平臺,去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真正喜歡的事情,一些哪怕多年后再提起,仍充滿成就感的事情。
恰逢經濟寒冬,漫長且不知終結之日。此時辭職創業,朋友們的關切之情,我深表感激。
然而,多年空降高管的職業經歷,我一早習慣了“傘兵,天生就是被包圍”的命運;更何況,我堅信現在所做的,是能穿越寒冬的事情,是值得我們為之努力并堅守的東西
。
不是矯情,這是我的心里話。

查理·芒格說:“宏觀是我們必須承受的,而微觀是我們能有所作為的地方”。
微觀是什么?
是“Winter is coming”之際,盡管華為、阿里等大批頭部企業也收起拳頭,積極進行人員調(停)整(招)和優(裁)化(員),但依然扎緊籬笆,嚴防核心人才流失;因為他們深知,經濟起伏乃是常態,人才戰場落敗,卻只有死路一條。
是很多細分行業的領跑企業,雖然出手不及行業巨頭闊氣,但仍能頗具前瞻性地把留才這筆賬算得一清二楚。無論是通過降低離職率,來有效控制人力成本,還是追求改善員工狀態,強化滿意度及績效輸出,都將毫無例外地推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創建良好雇主品牌,不僅有助于熬過經濟寒冬,更為日后的發展壯大奠定良好基礎。
是經歷了一輪五十多個城市廝殺的“人才爭奪戰”后,從國家到地方政府到企業都深刻意識到,“引進人才之間的競爭已經到了‘2.0版本’。”即人才的引進僅僅只是開始,更重要的是留住他們、用好他們。否則,企業只能陷入“招得來、留不住”的尷尬境地,而政府各類轟轟烈烈甚至不惜血本的助力政策也終將“打了水漂”。
你看,經濟尋底,不知何時才是頭,但這并不代表什么都不做。瑟瑟寒風中,眾人悲觀迷茫,有識之士早已提前動手:留才,得心。
順風有順風的技巧,低迷也有低迷的玩法,有些套路,或許真的只有“老司機”才懂。

海子說:“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
源于20世紀初美國企業對員工酗酒行為干預,而后演化為幫助員工及親屬解決可能影響其績效或健康的心理或行為問題的EAP(員工幫助計劃),無疑是企業對員工最深層次的念(關)想(懷)。
正所謂“世界500強企業有兩樣東西不可或缺,一是電腦,一是EAP”,有數據表明:75%的美國企業、50%的歐洲企業和40%的日本企業均已被EAP服務有效覆蓋。
可嘆的是,在國內,即便不到22個月的員工平均在職周期和近30%的年均離職率讓BOSS們備感苦澀,哪怕員工焦慮、懈怠及各類職場沖突比比皆是,EAP的覆蓋率仍小得驚人,很多企業甚至對此聞所未聞。
然而,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消失,人才越來越貴、越來越稀缺、越來越難招將是常態,更是長期趨勢。
同時,95后、00后的職場新生代已洶涌而至,沒有生存壓力、追尋成就與身心健康是他們的標簽,“給夠錢就行”的年代一去不復返。
我一直深信:世界的過去,蘊含著我們的今天,也昭示著我們的未來。對員工好,讓員工覺得工作有尊嚴、體面和安全,這些我們完全能做到卻一直被忽略的潛在需求,并不是奇思妙想,更絕非天外飛仙,而恰恰源于更深處對人性的共識:企業對員工好,員工就會對客戶好,讓客戶也感受到尊嚴、體面和安全感。這將帶來什么,自不必多說了。
因此,2019年,我特別希望能將這些“潛水”的古老共識重新喚醒,讓更多的人了解EAP,共同推動EAP的發展。

“留才網”服務平臺已經上線。作為新生力量,迫切期望諸位積極轉發,多多關注,深深感激大家對我的支持和幫助。
在這個世界上,知道有人愿意聽一聽你的想法,愿意看一看你寫的文字,偶爾還會被你打動,讓你知道自己不孤單,不是在曠野里自說自話,這是多么美好的感受。
謝謝每一個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