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光谷大道國際企業中心3期鼎業樓
《無名戰士》:老兵不死,燃而無名

決定組織成敗的,往往是那些無名的老兵。
文:熊立平
他是一部以二戰時期蘇芬戰場為題材的芬蘭電影,一部細膩展示如何把“戰斗民族”揍趴下的烈血悲歌,一部讓我對芬蘭這個民族肅然起敬的經典篇章。他叫《無名戰士》。
1
故事從這里展開
“蘇芬戰爭”又稱冬季戰爭,爆發于1939年11月30日,也就是二戰爆發后的三個月。彼時蘇聯軍隊入侵芬蘭,斯大林曾希望兩周內結束戰斗,但由于芬蘭的頑強抵抗,直至1940年3月才簽署停戰協定,芬蘭割讓10%的國土給蘇聯。
從結果上看,芬蘭輸了。然而,他們卻完美詮釋了什么叫“雖敗猶榮”:戰前一個月才動員到位、老弱病殘加起來不足十萬的軍隊,造成了蘇聯紅軍近七十萬人的傷亡,傷亡比高達驚人的1:10,連后來赫赫有名的朱可夫元帥都因指揮此役而丟了官。更基于蘇聯此役中的糟糕表現,希特勒侵略蘇聯的企圖心大增,一年后蘇德戰爭即爆發。
而芬蘭這個總人口僅440余萬、常備陸軍只有3.2萬人的北歐小國,卻始終視“蘇芬戰爭”為民族恥辱。他們趁蘇德宣戰之際,卷土重來,一個月就奪回了曾經的失地,爆發了所謂的“繼續戰爭”。戰爭又持續了三年,雙方最終回到了“蘇芬戰爭”前的邊界線,蘇聯依然付出了三倍于芬蘭的傷亡比。
《無名戰士》講述的就是“繼續戰爭”中的故事。
2
決定組織成功的,
往往是那些無名的老兵
影片記錄的是戰爭煉獄下的眾生像,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主角;來自北歐的導演也一貫克制,完全不煽情,甚至算得上冷眼旁觀。
三個小時下來,沒有超級英雄,也沒有戰地情深,只有灰冷色調下,一群普通士兵茍活于炮火中,小心翼翼地聽天由命。
這種弱化單一主角的講述方式,直白地告訴我們:普通人面對戰爭時的渺小和悲壯,以及隨時會失去生命、失去親人、失去生活的迷茫。
盡管戰爭是極其殘酷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戰爭又是要求國家機器運轉最高效的時刻,在生與死的重壓下,如何凝聚士氣,如何提升戰斗力?電影展示了人性最深處的回答:
老兵洛卡(ROKKA),這個參加過“蘇芬戰爭”的老兵奉召再次入伍,對于上級的命令長期不屑一顧,不爽時更直接質疑,甚至破口大罵。
然而,洛卡卻是士兵們最信賴的人。他精于戰術,膽識過人,不喜管束但從不退縮。必敗之戰撤退時,他扔下武器、扛起傷兵,沒有絲毫猶豫,直至自己中彈。他是士兵們心目中真正的“主心骨”。
反觀本應身先士卒的年輕軍官們,在生與死的重壓之下,始終搖擺于強行打雞血和瀕臨崩潰之間,徒擔其職。
他們一邊唱著各種“為國捐軀”的高調,一邊趴在草叢中臨陣怯戰。敗局已定時,甚至產生了“受傷就能離開戰場”的懦弱想法。
兩相對比,不難看出,真正帶活這支連隊的,是洛卡這樣的老兵:“你想成為英雄?我才不在乎那種事,只有需要時才前進,否則就趴著。我們來這里不是為了被殺,而是殺死敵人。”而絕非唱著各種高調卻完全護不住下屬的無能指揮官們。
一年后,當新兵們嫻熟使用從老兵洛卡那學到的“手榴彈+沖鋒槍”戰術清理戰壕時,連隊的戰斗力才算真正實現了有效成長。
3
對老兵的拋棄,
常常導致組織的失敗
上述結論,其實在組織管理學中早有研究,著名的“霍桑實驗”就曾再三強調:務必重視團隊中的“非正式組織影響力”。
實驗證明,管理者僅注重組織機構、職權劃分、規章制度,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非正式團體往往會達成內部共識,而這,一定會影響員工的選擇和傾向。所以,管理者要想提高組織效率,必須高度重視這種非正式團體或組織的影響力。
影片中的老兵洛克,其實就是這種“非正式組織”的領袖。
“蘇芬戰爭”中蘇聯慘痛的傷亡比,恰恰證明了他這種老兵存在的價值:
1937年初至1938年底,是蘇聯“大肅反運動”最黑暗的時期。4萬余名軍隊指揮官和基層老兵被清洗,其中1.5萬人被槍決。
這一行為的惡果,是蘇軍在其后幾年各類戰爭中的顏面盡失,也賠掉了無數戰士的生命。
4
尊嚴,
從來都是站著才能爭取來的
二戰史中,芬蘭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國,卻不幸和“戰斗民族”做了鄰居。
蘇聯曾以為,通過談判施壓或軍事威脅就能迫使芬蘭妥協,實現對其領土的要求。赫魯曉夫曾這樣表述當時所持的樂觀估計:“只要我們把嗓門稍微提高一些,芬蘭人就會服從。再不行的話,我們可以放一槍,芬蘭人就會舉手投降。我們就是這樣想的。”
然而,芬蘭人用自己的槍明確告知了蘇聯人答案,他們取得的勝果使蘇聯高層不得不意識到:征服芬蘭得不償失。
蘇聯開始主動向芬蘭議和,并最終達成了停火協議。這也使得芬蘭幸運避免了其他波羅的海國家被蘇聯吞并的命運。
5
我們所求的,
無非是這般暖色的生活
從歷史角度出發,芬蘭本可以把本片拍成一部“犯我國土、雖遠必誅”的熱血戰爭片;但導演并沒有這樣做,而把基調定格為殘酷和悲壯,使電影更加凝重和震撼。
片中幾乎看不到蘇聯方面大規模的軍隊,這種刻意不渲染敵方形象的做法,與諾蘭的《敦刻爾克》頗為相似,本意都是想要帶觀眾去反思戰爭帶來的影響,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而非建立敵對情緒。
歸根結底,我們所要的,無非是這般暖色的生活。
(文中影像素材來源網絡,侵刪)